被黑化的“丑角”,论大明汉王——朱高煦

小能 0 2024-03-19

建文四年,起兵“靖难”的燕王朱棣狼狈地从浦子口撤下来。四年来,朱棣和朱允炆互有胜负,仗打得异常艰苦。朱棣回头看向杀来的南军追击部队,心中有些烦躁。正打算策马狂奔的时候,前方忽然扬起一阵尘土,等看清来人旗帜时,朱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次子朱高煦前来接应自己了。当朱棣看到朱高煦满脸的疲惫和风尘时,忽然有些感动:“勉之!世子多疾”。

这是一句被载入史册的话。朱高煦听懂了这短短六个字后面所代表的含义,我们也读懂了朱棣当时内心的矛盾与温情。 当所有人在史书里,把朱高煦当成一个类似丑角式人物来嘲笑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站在失败者朱高煦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那一件件的往事,去重新体会那一次次的心酸。我们习惯性地把“成王败寇”放在嘴里,去解读封建历史的荣辱兴衰,却又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史家的笔法,代入性地去辨别是非,区分黑白。绝大多数人,包括朝史暮想在内,很难跳出这样的怪圈。但这次,朝史暮想打算反着来,试着为朱高煦这个“丑角”,讲一讲他的无奈和委屈。

一对父子,两对叔侄

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胞弟,明宣宗朱瞻基的叔父。其身平也简单,跟着朱棣起兵,后在侄子即位后反叛,以致身死。

我们知道,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一般体重严重超标的人,往往都会伴有各种基础的慢性疾病。所以我们大可以想象,朱高炽很可能患有严重的“三高”。再加上史书说他腿脚不便,朝史暮想就推测他可能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不利于行。大胖子朱高炽,并没有用他的体重压住场,继位仅仅不到一年,便撒手人寰。

而与朱高炽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他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煦性格勇猛,常年跟随朱棣在外领兵作战。不止一处史料里讲过,连朱棣自己都承认,几个儿子中,朱高煦的性情和自己是最像的

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明史·本纪》

以上内容说的是朱棣善战,在讨伐蒙古的一场战争中,朱棣以过人的勇武,打了一场大胜仗。那朱高煦呢?

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明史·诸王》

这里说的是,朱高煦随同父亲起兵,一直在军中效力,且身先士卒,打过胜仗,也救过朱棣的命。

这么看来,这对父子似乎都是善于军阵,惯于冲锋杀敌的主。又有俗语说“慈不掌兵”,从后来朱棣攻入北京诛杀建文帝旧臣的血腥,和朱高煦曾经在哥哥明仁宗驾崩后意图半途截杀赶赴京城的太子朱瞻基来看,二人又是同样的心狠手辣,胆大包天

做父亲的,往往都比较喜欢像自己的儿子。很明显,一个行动不便,身材臃肿的大儿子与一个矫健凶悍,能征善战的二儿子,朱棣在私人情感上是更倾向于后者的。

但是,这对父子仅仅只是性情相像?我们把目光跟随着时间轴,先向前看,再向后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对父子竟是连处境都何其相似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太子是长子朱标。朱标体弱,盛年离世,接班的是皇太孙朱允炆。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太子是长子朱高炽。朱高炽体弱,在位不足一年,之后登基是的侄子朱瞻基。

与朱棣不同,朱标,朱允炆从小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满肚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朱元璋和朱棣在外面杀敌的时候,朱标常年监国;对于朱高煦而言,哥哥朱高炽性情温厚仁孝,与文官集团同样走的很近。“靖难”期间,朱棣和朱高煦在外拼命,攻南军,伐蒙古,朱高炽也是常年在北京居守。

于是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朱棣不服,起兵反叛;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高煦也不服,起兵反叛。只是,朱棣成功了,而朱高煦失败了。朱棣爽了,而朱高煦仍然不服。凭什么?!

的确,凭什么?!凭什么朱棣可以为了皇位,发动靖难,成功了就被尊称为成组,享受后人给予的荣光?凭什么朱高煦学父亲的老路,失败了就要在史书里被人写成一个“丑角”?朱高煦不服,他肯定不止一次地问上天,凭什么父亲能成功,而自己却失败?凭什么父亲明明靠反叛起家,却最后仍然要走立嫡立长的老路?

朝史暮想相信,这些疑问很多人都能够解答。可以用成王败寇来套用,也可以强调皇权的平稳过渡来分析。但即使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那又如何?朱高煦依旧不服,史书里对他的描述也依旧是个”小丑“

有些朋友可能会笑话朝史暮想的无病呻吟,还有为朱高煦抱不平的牵强和无力,但如果把朱高煦换做我们当中的一个人,变成一个你我身边都认识的普通人,在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去争取?我们会不会因为不甘失败而愤恨不平?我们又是否在乎因为自己的失败,而被后人否定身前的所有?

于是,史书里的朱高煦,他“性凶悍”,他“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他“恃功骄恣,多不法”......

有时候,朝史暮想脑子里常常会浮现那句话:所谓佛心,便是将心比心。

蓄意黑化,错漏百出

发完牢骚,我们来聊点朱高煦的一些具体人事。

对于《明史》里关于朱高煦的一些描述,朝史暮想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有时候不得不赞叹史官手里的那杆笔,简单的事情,稍微用不一样的手法来写,往往就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 事一

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明史·诸王》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棣让两个儿子去南京奔丧。舅舅徐辉祖因为觉得朱高煦德行不佳,警告过他。但朱高煦却盗取了徐辉祖的马,一路北归,杀民杀官。

这段文字初看,似乎是一个品性恶劣的纨绔子弟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有两处需要特别注意,即“驰归”和“杀驿丞”。

这说明两点。第一,朱高煦急着回家;第二,回家路途不顺,为了能动用官方驿站的力量,朱高煦不得不杀了阻其归途的驿站官员。

是什么事情让去奔丧的朱高煦要如此着急地回家,甚至不惜对阻挠者兵刃相向?朝史暮想告诉你,当时的情况是,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主政。朱棣不敢自己进京,派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朝廷当时已经觉察到了朱棣的反意,徐辉祖等人提议扣留朱高炽,朱高煦为人质。危急之时,是朱高煦找了机会抢了马匹,带着哥哥朱高炽,一路向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终于平安地回到燕王朱棣的势力范围。

知道事情原委,我们再看这段史料的描述,是不是有点用心险恶的感觉?

  • 事二

朝廷在决定对朱高煦用兵后,老臣张辅曾经请命领兵平叛。但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在《明史》朱高煦的传记里是这样描述的:

卿诚足擒贼,顾朕初即位,小人或怀二心,不亲行,不足安反侧。——《明史·诸王》

这段话是朱瞻基说的,意思是自己刚刚登基,人心不稳,在应对叔父朱高煦叛乱这件事情上,只有自己亲征才能平稳局势,震慑人心。

但我们在其他史书里,甚至同一本《明史》里,似乎看到了另一个版本。

往事可鉴,不可失也。......若命将出师,恐不济。杨荣言是。——《明纪事本末》

还有比如:

独不见李景隆已事耶?臣昨见所遣将,命下即色变,临事可知矣。——《明史·夏元吉传》

这两段记载的都是夏原吉在平叛事宜上,劝朱瞻基亲征的进言。所谓的“往事可鉴”,指的就是建文帝让李景隆去平叛,以致大败。之后夏元吉说朝廷为了平朱高煦之乱,选用将领,得令之人都惊惧得脸色大变。言下之意就是,这些人惧怕朱高煦的将才,心志已被夺,如果让他们带兵出战,恐有所失。

所以,事情的真相是,在朝廷决定对朱高煦用兵的时候,有很大一群人忌惮朱高煦的威名,不敢领兵作战。而像张辅这样主动要求去作战的,其实是在给自己洗白。因为张辅刚刚被人告发他和朱高煦有密切的信件往来。无人敢去,无人可用,明宣宗朱瞻基不得已之下,只得御驾亲征,而不是如之前所说的,是为了安定人心。

如果这次朱瞻基去剿灭朱高煦,其中有一个变量,那这个变量就是朱瞻基本身。因为不同于其父朱高炽,朱瞻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朱棣带在身边调教,朱棣在之后的几次出征都是带着朱瞻基的,而朱瞻基的确有一派英主气象。当然,这是另话了。

读到这里,诸位是否对朱高煦的形象有所改观?朝史暮想敢断言,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绝对不是史书里那个“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的懦弱之辈。一个跟着雄主朱棣南征北战的皇子,一个能够镇守边关,独挡一面的悍将,怎么可能是一个令人耻笑的“丑角”?

高煦之叛,疑点重重

最后还有一个观点,朝史暮想很少提起,因为的确有些牵强,甚至也有些惊世骇俗,而且只是朝史暮想个人的推测。本来不想多说,但既然讲到这里了,颇有不吐不快之感,权当玩笑之语。

朱元璋驾崩后,朱棣马上就造反了,除了个人野心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强力削藩政策。那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做了皇帝,从面子上来说,是不好像朱允炆那样直接露骨地削藩。但是朱棣深知藩王势大对中央朝廷潜在着巨大危机,所以削藩的事情,一直遮遮掩掩地进行。因为遮掩,所以总有这样那样的顾忌,事情虽然一直在推动,但进行得并不彻底。明仁宗朱高炽上台时日短,且性子太温厚,暂且不提。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做皇帝后,其实也是在继续推进削藩的事宜。

朝史暮想要抛出来的观点是:所谓朱高煦叛乱之说,很可能是朱瞻基在史书里自编自导的一件事情,其目的在于清除朱高煦的势力和影响,并以此全面彻底地推行朝廷的削藩政策。

之所以会质疑朱高煦是否真的有反叛,同样来源于史书中朱瞻基在朱高煦反叛后,对其军事行动的推断:

济南虽近,未易攻,闻大军至,亦不暇攻。护卫军家乐安,必内顾,不肯径趋南京。——《明史·诸王》

当时有人担心朱高煦率军离开自己的封邑乐安州,进攻济南,甚至进军南京,朝廷一时来不及应付。而朱瞻基断言,朱高煦只会乖乖地在乐安州自守。按照史书的说法,是在赞誉朱瞻基的神断,同时表现朱高煦的愚钝。

朝史暮想明确地告诉各位,我不信!

朱高煦是一直跟着朱棣起兵,全程参与“靖难”一线作战以及军事决策的主。当年朱棣的智囊姚广孝给的建议,就是直取建文帝的都城南京。朱棣能够以燕地一隅,最后得到天下,靠的就是灵活的战术和正确的军事策略。现在朱高煦自己反了,情形同当年的父亲何其相似,连外行人都知道固守必定死路一条,要打运动战,消耗战,朱高煦会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而且用的居然是将士顾家,不肯远行如此可笑的理由。

再看后来,朱瞻基领兵围困了乐安,朱高煦全程居然毫无动作。而朱瞻基只是往城里送了几封信,让人在城下喊了几句话,一向以悍勇著称的朱高煦,居然不顾手下将士与城同存的决心,自己偷偷地跑去向朱瞻基投降?

还有最后朱高煦的死亡。被押往北京,关在天牢里的朱高煦,在朱瞻基去看望他的时候,居然像小孩子一样绊倒了朱瞻基,最后被朱瞻基用大钟扣住,用火活活炙死......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宣扬自身的正统和天命,黑一个人可以理解,但是黑得如此肆无忌惮,黑得如此错漏百出,实在是让人觉得太过可笑。有时候,朝史暮想宁可去相信史书里简单浅显的故事,因为简单,往往能掩盖很多的血腥和阴谋,因为浅显,常常能够让世人去相信世间的单纯与美好。

红尘缠青丝,是非凭谁说;浅尝说不破,深尝不可说。

朝史暮想不是想替朱高煦去洗白什么,毕竟历史终究是历史,真相如何也早已封尘于时间里,再无法辩清是非,还原时人时事。但朝史暮想不赞同我们在读史时,理所当然地预判一件事情的对错和一个人物的善恶。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告诉你对错的,是在代替你判断;与你讲人性的,是在指引你思考。我们民族精彩而又繁杂的历史太多,太悠久,足够我们去慢慢去体会其中的意味。选择你看到,相信你相信的,这才是读史的乐趣。

朝史暮想独家原创,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参考资料:《明史》,《明纪事本末》。

妇人之仁只会坏事,张居正靠一招“问路斩樵”,为大明续命六十年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